第二講:中國式現代化經歷了怎樣的探索歷程
主講人
王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核心觀點
“蔣廷黻之問”是指中國近代史學家、外交家蔣廷黻在其代表作《中國近代史大綱》(1938年)中提出的歷史反思:“中國人能否近代化將決定國家的興亡,而近代化的關鍵,在于中國人能否以科學代替想象,以制度代替人情,以公益代替私利。”
·近代化探索的必然性與失敗教訓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均未成功,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強有力的國家政權和全局戰略。現代化需要強有力的國家政權、科學的戰略規劃以及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 中國共產黨是現代化的歷史選擇
國民黨政權因脫離民眾、腐敗無能而失敗,中國共產黨憑借強大的組織力和人民支持,成為推動現代化的核心力量。現代化需要強有力的領導核心,能夠整合國家資源、凝聚社會共識,并制定長遠發展戰略。
·獨立自主的工業化道路
新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建立完整工業體系,體現大國擔當。現代化不能依賴外部模式,必須立足本國國情,建立自主可控的經濟體系。
· 現代化沒有固定模式
鄧小平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強調立足國情,走漸進式發展道路,發揮人口紅利和市場優勢。現代化沒有固定模式,必須結合本國實際,靈活調整發展策略。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
高素質勞動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教育、科技和創新是長期競爭力的關鍵。
· 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提供新型發展模式,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現代化不僅是國家富強之路,也應貢獻于全球發展,中國模式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選擇。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出品
策劃:何忠國
監制:李瑩
導演:李軍輝
分集導演:吳雨娟
審核:毛強 范偉
校對:朱云利 趙君欣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2498.html理響中國?黨校微講堂(第二季)第二講:中國式現代化經歷了怎樣的探索歷程
相關文章:
華北多地強降雨持續 各地加緊搶險救災07-29
生活早安心語朋友圈摘錄01-12
工程項目總結報告03-15
農村年度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計劃11-09
干股股份合作的協議書10-26
投標法人委托書10-11
醫療器械銷售簡歷08-10
描寫春節的初中作文05-08
春天的公園作文400字04-22
感恩高中作文300字03-24
小蝌蚪小學二年級作文01-13
藝術類學生去哪個國家留學最好10-20
2024上海海事大學在吉林如何招生08-17
2024年內蒙古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報名繳費入口(已開通)08-03
教師聽課評語優秀6篇07-24
大班活動變廢為寶教案07-19
安全生產月標語06-09
初二期末復習計劃01-19
幼兒園年度自查報告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