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要求調”到“搶著種”——新明村種植西甜瓜的故事
這幾天,靖江市八圩鎮新明村的徐雷明一家比去年忙得多。
在去年一畝半地的基礎上,今年,老徐趁著村里調田,又“撿”了一塊沒人要的九分多地,架起了鋼架大棚種植西甜瓜。老徐說,這幾天正小心伺候著那兩畝多地的西甜瓜,為趕上“五一”第一茬上市做準備。
八圩鎮農技站站長殷洛明介紹,西甜瓜是靖江市年前從上海市南匯區引來的新品種。西甜瓜皮薄肉嫩,清脆香甜,吃起來特別有味,有著很好的市場。但當年品種引回來后,卻沒有人愿意種。由于投資大,技術要求高,許多農戶生怕種砸了虧本。
殷洛明說,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農戶有一(來源:文秘站 )個認知接受的過程,這個推廣過程中的風險政府要主動承擔。
年,經濟基礎較好的八圩鎮,選擇新明村的一塊土地試點種植。鎮政府按每畝地元的標準補貼農戶,瓜苗和大棚全由政府提供。有了這樣網優惠的條件,新明村農戶的積極性仍然不高。最后,鎮政府公開承諾,只要愿意種植,政府幫助銷售,賺到錢歸農戶,虧了算政府的,還補貼種植水稻的收入。鎮干部、村干部還上門做工作,總算落實了戶人家,栽種了畝。
西甜瓜播種育苗,正好是天氣最冷的時候,一旦技術掌握不好,就會造成死苗現象。為了實驗成功,鎮農技站所有技術人員分組承包,建立負責機制。同時,鎮政府以每月元的工資專門從南匯請來專家,駐鎮指導。
第一年下來,戶承包戶每畝地的純收入近元。
采訪中,新明村的王玉蘭說,得感謝政府。種植西甜瓜的第一年,她家的第一茬瓜就賺了元,這幾年種植西甜瓜的人家越來越多。她家原本想再擴種幾畝,但村里土地緊張,沒法調劑,只有爭取高產量了。去年冬天,她家兩畝多地的竹架大棚已經全部換成了鋼架大棚,雖然花了近萬元,但使用的壽命也長,更重要的是能夠更好地控制溫度。
“西甜瓜不容易伺候,鋤草、整枝都得彎腰駝背,每結一個瓜都要經過人工授粉,還得在高溫中進行,非常累。”徐雷明的妻子說,種瓜苦了點,但能掙到錢,種一年瓜抵得上種十年麥子。“去年村里調田,我和老徐一合計,就把那九分多地承包了過來。保守估計,一年兩茬,一畝地純收入最少也不會低于元。”
從新明村出來時,殷洛明說,現在這個村種植西甜瓜面積由原來的畝擴大到多畝。而且,他們農技站的工作現在主要是負責技術指導,不再是當初的包產包銷。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46-1875.html種西瓜賺錢致富新聞稿
相關文章:
校本培訓總結心得08-04
消防安全演講稿12-20
黃山導游詞講解09-27
公司招聘書09-12
暑假的一件事作文六年級06-23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觀后感12-24
旅游的經典名言10-26
給孩子的寄語07-23
東華理工大學有哪些專業?02-13
通渭人家閱讀答案08-08
經典小詩歌10-11
同學聚會開場歡迎詞01-12
海報時評丨花式畢業照快門下,是“做自己”的鮮活青春宣言06-07
成果總結報告范文03-14
2025年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結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結報告(15篇)01-07
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方案10-17
電動車輛上牌代辦的委托書11-16
最新與老師頂嘴的檢討書11-02
檢討書30010-05
給別的女生點贊女朋友生氣了檢討書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