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之下還有個體-議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群體之下還有個體-議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對某個群體的固有印象,有時會影響我們對這個群體中個體的評價。
最近,一位養雞大叔在鏡頭面前慷慨激昂地用英文朗誦著《再別康橋》,的視頻被瘋狂轉發,網友們對此紛紛感慨道:“這個大叔不僅會養雞,居然還會英文和朗誦!真是新鮮事!”面對網友的留言我不禁疑惑:農場大叔會全英文朗誦很稀奇嗎?這感嘆的背后值得深思。“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群體和個體是相對的概念,不同個體按某種特征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群體,因此,這個群體的特征就是個體的特征。固有印象便利著我們,我們可以通過對該群體的原本認知來對一個陌生但屬于該群體的個體進行評價。
人曾言:“雨露均沾最為可怕。”我們通常認為一個群體是什么樣的,那么其中的個體就是什么樣的,因為這個個體存在于這個群體之中就一定會含有群體的特征,許是黑人地位就一定低下;許是學霸就一定是書呆子;許是高原的光照一定弱;許是花就該冬天凋謝……但似乎這些群體中的仍存在著不同的個體:奧巴馬、青藏高原、梅……,這些個體是否一樣怎可輕易定論?這種現象被稱為墨菲定律中的“刻板印象”,<這段語言表達不錯>是人們對于某個群體有一個概括固定的看法,接著人們會根據主觀意識推而廣之,認為群體中的個體也完全符合他們原先的看法。這可謂是最離譜的“第零印象”。
“刻板印象”不僅會使得錯自己失正解和良機,更是讓自己養成以表定論的習慣,不能思考深層次的內在,思索個體深處的更具體更特別思維往往會被自己武斷地貿然定論取代,從而形成膚淺、頭腦簡單的自己。同時,在我們以此評判他人的時候,他們也在評判著我們,也在用刻板的表層印象來定義獨一無二的我們,我們甘愿被一個陌生人扣下“千篇一律”的帽子?盡管我們是屬于某一個群體,但群體之下的我們仍然各有千秋,我們每個人都各具特色,每個人的生命意義都不同,豈是他人能用群體的寥寥特征就能定義我們的所有價值?“既然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就改變自己”與其活在固有的偏見當中不去尋找自我、證明自己,自我價值和生存的意義也將被刻板印象淹沒,最終真正逝去個人價值,還不如重整旗鼓,追尋各自存在的價值。
如今這種現象卻不斷滋生出,到底是為什么?可能是社會中所推崇的個體的確千篇一律,絲毫沒有獨一無二之處,這其實跟教育有關,隨意扼殺孩童時的想象力是愚昧之舉,更應該培養好勝、不言敗的精神,維護自尊心,鼓勵發散性思維,重視創造力,力證存在的價值。
我們應當擁有一雙慧眼識珠的眼睛,摒棄刻板的思維,用創造性的眼光看待宏觀中是有獨一無二的個體的,更需要個體的挑戰精神來跳脫出已被固執的思維限制著的群體。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40-30753.html群體之下還有個體-議論文
相關文章:
我的科學夢想征文11-14
方文山觸動人心的歌詞6條10-19
工匠精神的作文10-05
一本書五年級作文07-23
2025年3月天津計算機一級成績查詢時間及成績查詢入口05-08
2025年江西二級建造師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5月10日-11日02-28
宣威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有哪些專業09-21
小貓生病了: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11-27
溫暖的早安問候語08-31
表示祝福生日的句子07-20
初二語文備課組的工作計劃08-04
最新小區物業管理年終工作總結(四篇)08-26
春游活動策劃書08-10
數學網絡培訓研修心得06-25
中國世界遺產麗江古城導游詞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