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菊花的好句
1 菊花,別名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等,是中國傳統名花。菊花不僅有飄逸的清雅、華潤多姿的外觀,幽幽襲人的清香,而且具有“擢穎凌寒飆”、“秋霜不改條”的內質,其風姿神采,成為溫文爾雅的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菊花也被視為國粹,自古受人愛重。
2 菊花不以嬌艷的姿色取媚于時,而是以素雅堅貞之品性見美于人。屈原汲汲于修養,“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秋菊之落英”為人格修養之佐餐。餐菊落英還曾引來詩壇一場有趣的公案。宋代王安石《殘菊》詩有“黃昏風雨瞑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句,歐陽修笑曰:“百花盡落,獨菊枝上枯耳。”因戲曰:“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仔細看。”向有“拗相公”之稱的王安石反唇相譏曰:“是豈不知楚辭‘餐秋菊之落英’,歐陽幾不學之過也。”中國菊花品種之多,難倒了博學的歐陽修。
3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辭官歸田后的陶淵明,采菊東籬,在閑適與寧靜中偶然抬起頭見到南山,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達到了王國維所說的“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無我之境。這種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猶如千年陳酒,能讓人品味出無限韻味,人們從中獲得的文化快感涌動于心底千余年,這是中國文化人生存意義上的美學觀,一種生存哲學。于是,陶淵明被戴上“隱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稱為“花之隱逸者”。
4 菊花的品性,已經和陶淵明的人格交融為一,真如明俞大猷《秋日山行》所說:“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稱,“陶菊”象征著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氣。東籬,成為菊花圃的代稱。“昔陶淵明種菊于東流縣治,后因而縣亦名菊。”(《花鏡.菊花》)陶淵明與陶菊成為印在人們心里美的意象。
5 陶菊在歷代文人詩詞中都被人格化,或贊其品貌,或美其風神,或借以言志:朱淑真“寧可抱香株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黃花》);南宋鄭思肖“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寒菊》)她“不與百卉同其盛衰”(宋史正志《菊譜前序》),“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冷霜留晚節,殿歲奪春華”,一身傲骨,特別是“晚艷出荒籬”、“伴蛩石縫里”(唐王建《野菊》)的野菊花,生命力更為旺盛。
6 菊花在九九重陽應節而開,所以有“節花”之名。“九”與“久”、“酒”諧音,所以,重陽除了賞菊、登高外,必飲菊花酒,以求延年益壽。宋李清照在佳節重陽日思念遠在外地做官的丈夫趙明誠,填了一闋《醉花陰》詞函寄明誠,其中有“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風摧殘下的菊花還瘦,清麗高雅,文雅優美,透出脫俗的人格襟懷。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39-25450.html描寫菊花的好句
相關文章:
公園游玩的小學生作文06-02
實用的小烏龜二年級作文09-27
國慶節的由來作文07-23
學生貧困助學金申請書07-23
2024年重慶初級銀行從業資格準考證打印入口已開通10-26
嘉善技師學院是大學嗎09-28
《五猖會》閱讀答案07-19
救援應急預案04-15
小學生作文:入團申請07-25
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10-05
畢業季感恩老師的話語07-05
著名心理學家的名言07-04
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的工作總結08-23
安全大檢查工作總結07-26
中學生逃課檢討書11-16
單位工傷證明10-24
最新畢業季活動策劃書背景09-20
大學生超市創業計劃書08-16
志愿服務的新聞稿01-14
年會節目征集通知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