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客窗清明原文及賞析
原文: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賞析:
喬吉卒于至正五年(1345)二月,生年已不可考。但曹寅本《錄鬼簿》說他“江湖間四十年,欲刊所作,竟無成事者”,他在《錄么遍?自述》中也有“批風抹月四十年”之語,則享年至少在六十歲以上。從本曲“五十年春夢繁華”句來看,當是他五十歲進入老境的作品。
這首曲寫的是清明,卻從“客窗”的意境表現,不消說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題。詩人先從窗外的一角春景領起,轉入“窄索簾櫳,巧小窗紗”,實已顯現出自己囿守客居一方小小天地的情狀。而臨窗所見的,是“風風雨雨梨花”。風雨、梨花,固然是清明時節的典型景物,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寒食花開千樹雪”;但以“風風雨雨”來配合“梨花”,那就難免使人感到“可恨狂風淫雨惡,曉來一陣,晚來一陣,難道都吹落”(顧德潤《青玉案》)的憾恨了。這種驚心動魄的春景,暗示了作者“客窗清明”的悲愁心情。
守著窗兒,一無出戶賞春的情緒,這就為以下客況的種種回憶留出了地步。詩人以一個“甚”字總領,有感慨萬千之意;而“三千丈”兩句的概括,則充溢著客愁茫茫、萬念俱灰的悵恨。“三千丈清愁鬢發”,是從李白《秋浦歌》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的詩句脫化,這與“五十年春夢繁華”對應,顯示了作者進入垂暮之年而不堪回首平生的頹然心境。白發皤然,猶漂泊于客鄉,詩人的“情緒”、“客懷”、“心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結末以一個“驀”字打斷客思,重將目光投向窗外,照應“清明”,而深意又不止此。原來清明節前為寒食禁煙,家家冷食,不點火做飯,直到清明的這天才重開新火,而民間又有以新火互贈親鄰的習俗。這一筆以“人家”的“分煙”,襯示自己作客的孤獨,不言愁而愁意倍見,可謂神來之筆。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24-116.html折桂令?客窗清明原文及賞析
相關文章:
幼兒園動物謎語節選11-16
常規管理的核心范文8篇08-15
優秀讀書心情隨筆01-19
哄女朋友的話01-08
實用的愛情語錄摘錄69條01-07
簡短的適合早上發的早安朋友圈問候語36條12-31
新員工銷售工作總結11-22
最新員工上半年工作總結(十三篇)08-09
工作失誤的檢討書09-06
大學軍訓通知08-23
以愛為話題作文400字07-27
排骨大戰400字作文01-12
保護環境的心愿600字作文12-14
人工湖作文11-09
太原理工大學有寫什么專業01-23
消防安全班會的教案04-03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09-10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教學設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