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聯合主辦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于14日在北京開幕。全球參賽隊伍陸續進駐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展開賽前測試。開、閉幕式門票熱銷,目前僅剩少量余票,備受青睞的家庭套票也尤為緊俏。據了解,14日晚的開幕式將會有來自全球的頂尖機器人隊伍獻上精彩表演,17日下午的閉幕式將上演機器人百米、接力賽及足球賽的最終對決。組委會介紹,觀眾可通過“巢票賽演”微信小程序、國家速滑館微信公眾號等票務平臺線上購票。
記者探營:100米障礙賽挑戰多 機器人完賽有“竅門”
全球首個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開幕在即,各地的機器人選手已經蓄勢待發,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在競技賽項目中,100米障礙賽為機器人設置了不少路障,考驗它們的協調能力。賽隊如何破解比賽難點?又有哪些完賽“竅門”?跟隨記者到山東濟南的一家機器人研發企業去看看。
記者抵達這家企業的時候,看到了工作人員正在對參賽機器人進行賽前測試。它的身高雖然只有1.38米,行走在障礙場地反而擁有一定的優勢。
據了解,來自山東的優寶特E1機器人將要參加的是100米障礙賽,這里是專門為它搭建的模擬訓練場,其中一個最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就是跨越15度交叉斜坡,首先要保障它在上下斜坡過程中,身體自適應斜坡的角度,保證身體直立,同時最難的一點是完成兩個交叉斜坡之間跨越的那一步。
全身22個高自由度仿生關節設計,配備高功率密度一體化關節電機,讓它不僅可以完成行走、奔跑等常規動作,還在爬坡、攀登樓梯等較高難度的動作上有較強的穩定性。根據比賽要求:100米障礙賽場地長100米、寬3米,在跑道中設置礫石路、直線臺階、獨木橋等10個連續障礙任務,這些對機器人來講都是全新的考驗。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齊加恩稱:“需要機器人在通過這個交叉斜坡障礙的時候,雙腳同時向內傾斜15度,并且需要腳踝跟膝蓋同時發力,來維持機器人的穩定,并且維持重心的動態平衡,然后它需要完成跨越、轉身、下坡這一系列的動作與流程。”
為了適應交叉斜坡這樣的地形,工作人員給機器人的下肢增加了自由度和翻轉角度,并強化學習運動控制算法,能夠智能識別并適應臺階、斜坡、碎石路等,比如現在,這款機器人已經可以憑借“記憶”記住抬腿的高度和跨度,順利攀爬臺階。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劉工稱:“像這個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會,大家去展示自己的技術優勢,然后能夠學習彼此的長處,對于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一個助力。”
記者探營:4×100米接力考驗協作 機器人如何“交接棒”?
除了100米障礙,賽事還設置了4×100米的接力比賽。機器人參加接力賽,它們將如何完成“交接棒”?交接過程中會不會出現刮蹭絆倒的情況?工作人員又為它們量身定制了哪些比賽策略?我們繼續來看。
接力比賽的訓練和測試,這家賽隊選擇了公司所在的產業園區戶外場地,依托原有的橡膠跑道,模擬更加真實的比賽場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力賽中,100米的短跑對于這些機器人來說已經不在話下了,而眼下他們則把訓練重心放到了兩個機器人的“接力”過程中。
現在向我們跑來的是優寶特E1機器人,它將要參加的是4×100米接力賽的項目,正在進行測試訓練。可以看到它步態輕盈、靈活穩健,機器人接力賽是不需要接力棒的,它是如何完成接力的呢?
4×100米接力比賽場地為環形跑道,共有9條,每條跑道寬度為1.22米。第2、4、6、8條跑道為比賽跑道,第1、3、5、7、9條跑道為緩沖區。接力區為比賽跑道及其外側緩沖區組成的區域,長度為30米,寬度為2.44米。據介紹,前后兩棒的機器人完成側方身體重合即為完成交接。
兩個機器人需要在1.22米寬的跑道內完成肩并肩地交接,對于機器人來說,絆倒、刮蹭都是時常發生的,那它們是怎樣克服的?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盧娜稱:“對于速度比較快的情況而言,主要考驗兩個操作人員之間的默契,還有它的操控精度。哪怕是往前多推0.5毫米或者是少推0.5毫米,就會對比賽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對遙控人員來說,一個是手要穩,和機器人配合的時間要比較長,比較熟悉機器人的每種情況。”
這幾天,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對準備參賽的機器人進行性能測試,收集數據、調整測試。目前,團隊已經積累了數百萬條數據,讓機器人們盡可能達到最優狀態,力爭接力時在距離更近的狀態下不發生磕碰絆倒的情況。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聯合主辦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于14日在北京開幕。全球參賽隊伍陸續進駐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展開賽前測試。開、閉幕式門票熱銷,目前僅剩少量余票,備受青睞的家庭套票也尤為緊俏。據了解,14日晚的開幕式將會有來自全球的頂尖機器人隊伍獻上精彩表演,17日下午的閉幕式將上演機器人百米、接力賽及足球賽的最終對決。組委會介紹,觀眾可通過“巢票賽演”微信小程序、國家速滑館微信公眾號等票務平臺線上購票。
記者探營:100米障礙賽挑戰多 機器人完賽有“竅門”
全球首個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開幕在即,各地的機器人選手已經蓄勢待發,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在競技賽項目中,100米障礙賽為機器人設置了不少路障,考驗它們的協調能力。賽隊如何破解比賽難點?又有哪些完賽“竅門”?跟隨記者到山東濟南的一家機器人研發企業去看看。
記者抵達這家企業的時候,看到了工作人員正在對參賽機器人進行賽前測試。它的身高雖然只有1.38米,行走在障礙場地反而擁有一定的優勢。
據了解,來自山東的優寶特E1機器人將要參加的是100米障礙賽,這里是專門為它搭建的模擬訓練場,其中一個最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就是跨越15度交叉斜坡,首先要保障它在上下斜坡過程中,身體自適應斜坡的角度,保證身體直立,同時最難的一點是完成兩個交叉斜坡之間跨越的那一步。
全身22個高自由度仿生關節設計,配備高功率密度一體化關節電機,讓它不僅可以完成行走、奔跑等常規動作,還在爬坡、攀登樓梯等較高難度的動作上有較強的穩定性。根據比賽要求:100米障礙賽場地長100米、寬3米,在跑道中設置礫石路、直線臺階、獨木橋等10個連續障礙任務,這些對機器人來講都是全新的考驗。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齊加恩稱:“需要機器人在通過這個交叉斜坡障礙的時候,雙腳同時向內傾斜15度,并且需要腳踝跟膝蓋同時發力,來維持機器人的穩定,并且維持重心的動態平衡,然后它需要完成跨越、轉身、下坡這一系列的動作與流程。”
為了適應交叉斜坡這樣的地形,工作人員給機器人的下肢增加了自由度和翻轉角度,并強化學習運動控制算法,能夠智能識別并適應臺階、斜坡、碎石路等,比如現在,這款機器人已經可以憑借“記憶”記住抬腿的高度和跨度,順利攀爬臺階。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劉工稱:“像這個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會,大家去展示自己的技術優勢,然后能夠學習彼此的長處,對于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一個助力。”
記者探營:4×100米接力考驗協作 機器人如何“交接棒”?
除了100米障礙,賽事還設置了4×100米的接力比賽。機器人參加接力賽,它們將如何完成“交接棒”?交接過程中會不會出現刮蹭絆倒的情況?工作人員又為它們量身定制了哪些比賽策略?我們繼續來看。
接力比賽的訓練和測試,這家賽隊選擇了公司所在的產業園區戶外場地,依托原有的橡膠跑道,模擬更加真實的比賽場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力賽中,100米的短跑對于這些機器人來說已經不在話下了,而眼下他們則把訓練重心放到了兩個機器人的“接力”過程中。
現在向我們跑來的是優寶特E1機器人,它將要參加的是4×100米接力賽的項目,正在進行測試訓練。可以看到它步態輕盈、靈活穩健,機器人接力賽是不需要接力棒的,它是如何完成接力的呢?
4×100米接力比賽場地為環形跑道,共有9條,每條跑道寬度為1.22米。第2、4、6、8條跑道為比賽跑道,第1、3、5、7、9條跑道為緩沖區。接力區為比賽跑道及其外側緩沖區組成的區域,長度為30米,寬度為2.44米。據介紹,前后兩棒的機器人完成側方身體重合即為完成交接。
兩個機器人需要在1.22米寬的跑道內完成肩并肩地交接,對于機器人來說,絆倒、刮蹭都是時常發生的,那它們是怎樣克服的?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盧娜稱:“對于速度比較快的情況而言,主要考驗兩個操作人員之間的默契,還有它的操控精度。哪怕是往前多推0.5毫米或者是少推0.5毫米,就會對比賽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對遙控人員來說,一個是手要穩,和機器人配合的時間要比較長,比較熟悉機器人的每種情況。”
這幾天,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對準備參賽的機器人進行性能測試,收集數據、調整測試。目前,團隊已經積累了數百萬條數據,讓機器人們盡可能達到最優狀態,力爭接力時在距離更近的狀態下不發生磕碰絆倒的情況。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4672.html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來了!障礙賽、接力賽如何完成?“核心機密”先睹為快
相關文章:
14項任務持續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九部門發布工作方案07-07
姐妹七夕朋友圈文案08-23
最新植物學學生的實習報告11-19
護理組工作總結09-06
臨時用工合同協議書07-20
職業生涯規劃心得體會01-31
名著《奧塞羅》讀后感11-16
思念話題作文300字04-15
高考素材之名人故事12-25
《十五從軍征》改寫12-24
一個令我尊敬的人作文12-23
2025上半年天津教資準考證打印入口:http://ntce.neea.edu.cn/(已開通)03-10
高考英語口試成績怎么查詢?09-26
2024年廣東二級建造師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5月28日-31日)08-03
贊美媽媽的詩歌朗誦稿05-15
小學生自我介紹作文02-12
種紅豆的觀察日記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