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合作,研制出一款新型集成芯片,實現了太赫茲波與光信號的相互轉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有助推動超高速通信、測距、高分辨光譜以及超快計算等領域的發展。
太赫茲波與光在頻率范圍和產生機制上存在顯著差異。太赫茲波指頻率在0.1太赫茲(1012赫茲)至10太赫茲之間的電磁波,在電磁波譜中位于微波(用于WiFi等電信技術)與紅外線(用于激光器和光纖)之間。光是指電磁波譜中的可見光部分。雖然太赫茲波在6G通信、無損檢測、醫療成像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但如何讓其與現有光通信技術無縫銜接,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難題。
2023年,該研究團隊曾利用超薄鈮酸鋰光子芯片,實現了激光調控太赫茲波的突破。如今,他們更進一步:新型集成芯片就像為兩種電磁波打造了“雙語翻譯器”,不僅能讓光“說”出太赫茲波,還能把太赫茲波“譯”回光信號。這種雙向轉換能力,標志著太赫茲—光融合技術邁上新臺階。
該芯片的創新點在于,研究團隊在此前研制出的鈮酸鋰芯片上,精巧設計了兩種微米級結構:形同微型天線的傳輸線負責引導太赫茲波;相鄰的光波導則像光纖般約束光波。二者“比鄰而居”,實現了太赫茲波和光以最小的能量損失相互作用和轉換。這種設計猶如在芯片上建造了“立體交通網”,讓不同頻段的電磁波各行其道又相互連通。
該芯片可用于開發太赫茲基雷達,實現毫米級誤差測距。此外,由于“體型”小巧,還可與激光器、光調制器和探測器等光子設備兼容。進一步縮小該芯片尺寸后,可無縫集成到自動駕駛汽車中使用的下一代通信和測距系統,也有望在6G高速通信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合作,研制出一款新型集成芯片,實現了太赫茲波與光信號的相互轉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有助推動超高速通信、測距、高分辨光譜以及超快計算等領域的發展。
太赫茲波與光在頻率范圍和產生機制上存在顯著差異。太赫茲波指頻率在0.1太赫茲(1012赫茲)至10太赫茲之間的電磁波,在電磁波譜中位于微波(用于WiFi等電信技術)與紅外線(用于激光器和光纖)之間。光是指電磁波譜中的可見光部分。雖然太赫茲波在6G通信、無損檢測、醫療成像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但如何讓其與現有光通信技術無縫銜接,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難題。
2023年,該研究團隊曾利用超薄鈮酸鋰光子芯片,實現了激光調控太赫茲波的突破。如今,他們更進一步:新型集成芯片就像為兩種電磁波打造了“雙語翻譯器”,不僅能讓光“說”出太赫茲波,還能把太赫茲波“譯”回光信號。這種雙向轉換能力,標志著太赫茲—光融合技術邁上新臺階。
該芯片的創新點在于,研究團隊在此前研制出的鈮酸鋰芯片上,精巧設計了兩種微米級結構:形同微型天線的傳輸線負責引導太赫茲波;相鄰的光波導則像光纖般約束光波。二者“比鄰而居”,實現了太赫茲波和光以最小的能量損失相互作用和轉換。這種設計猶如在芯片上建造了“立體交通網”,讓不同頻段的電磁波各行其道又相互連通。
該芯片可用于開發太赫茲基雷達,實現毫米級誤差測距。此外,由于“體型”小巧,還可與激光器、光調制器和探測器等光子設備兼容。進一步縮小該芯片尺寸后,可無縫集成到自動駕駛汽車中使用的下一代通信和測距系統,也有望在6G高速通信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4663.html混合芯片實現太赫茲波與光信號雙向轉換
相關文章:
8000mAh輕薄旗艦!iQOO Z10 Turbo+圖賞08-08
邊逛邊聊天:聽中非伙伴暢談合作共贏06-16
國家醫保局要求核查藥師違規“掛證”等情況05-29
五一勞動節朋友圈文案05-08
溫暖的早安朋友圈問候語36條09-07
最新財政局副局長個人工作總結 財政局副局長履職報告匯總(5篇)01-10
愛的教育閱讀心得800字08-04
安全生產標準化心得體會08-31
企業軍訓培訓心得08-16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改寫12-24
贊美雪的排比句12-10
三峽改寫初中日記300字10-12
給予老師的一封信09-28
請問大學生如何參加省級或者國家級辯論賽?12-16
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評語【優秀18篇】05-08
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2-20
初三英語復習計劃01-30
新員工面試自我介紹12-28
親人去世的朋友圈文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