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新辦舉行多場“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不難發現,年輕的面孔頻頻亮相發布臺,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來自不同領域,懷揣著同樣熾熱的理想,在新征程上,以自己的方式講述著新時代的奮斗故事。
“擔重任、挑大梁”,如今青年力量不容小覷,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非遺傳承等多個領域,他們的表現都格外亮眼。年初,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90后”王興興創辦的宇樹科技的機器人產品讓中國智造綻放光彩;楊昌芹,同樣是一位90后,作為非遺傳承人,用傳統竹編手藝“編織”多款時尚單品,還帶著赤水竹編產品走出大山,在進博會等大型展會上展銷亮相;“95后”新農人華夢麗選擇扎根農村,她表示,“希望可以和越來越多年輕人一起在鄉村扎根、在鄉村開花,在鄉村這一片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成為希望。”
這些青年人,只是新征程上眾多青年奮斗者的縮影。數據顯示,中國以創新創意為關鍵競爭力的行業中,青年占比超過50%。比如科技創新領域,一組數字可見青年人才發揮的關鍵作用,《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復興號高鐵設計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8歲,北斗衛星核心團隊平均年齡36歲,中國天眼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長三甲系列火箭總體設計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0歲。除此之外,在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還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師、無人機飛手等新興職業,他們同樣以腳踏實地的穩勁、勇于創新的闖勁,為先進制造業等領域注入“年輕力”,成為驅動中國產業升級的中堅力量。
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鄭理曾說,“實驗室的燈亮著,中國芯就有光”。這既彰顯了新時代科研工作者的責任擔當,也道出當代青年堅定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歷史使命,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理論突破到成果轉化,當代青年正以“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精神,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當然,青年處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階段,在學習、工作、生活方面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苦惱,需要社會及時伸出援手。全社會要為廣大青年成長成才、建功立業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提供更多機遇、支持與保障,幫助他們更好地成就自我、成就事業,真正實現“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人生追求。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2978.html晶采觀察丨青春力量 賦能新征程
相關文章:
簡短的浪漫愛情語錄01-30
孤獨寂寞的語錄39條10-26
親情人生哲理的句子08-16
六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2-19
高一化學備課組工作計劃10-15
體育總會工作總結(五篇)08-19
幼兒園安全承諾書08-20
公司授權給公司的委托書07-20
廣告策劃書07-20
國培骨干幼師網課研修心得02-06
讀《俗世奇人》有感11-16
學生會干事工作心得體會09-19
小王子讀書心得體會08-23
六一游園活動作文05-23
元宵節開心猜燈謎02-19
悠悠鄉情的作文600字11-26
大學貧困補助失業申請書10-10
中國證券業協會:2025年6月青海證券從業資格報名入口已開通06-07
中國證券業協會:山東2025年3月證券從業資格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04-03
有人知道自考本科有沒有用,和統考的那個含金量大,還有自考難嗎01-24
幼兒園二十四節氣立冬教案11-05
學期末評語經典6篇07-24
《馬說》原文、翻譯及賞析01-30
狗的成語故事09-27
幫媽媽做家務的日記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