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25日,在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場活動現場,《中國東北83個黑土地重點保護縣地表基質調查成果》發布。這項調查首次劃定了黑土地“可量化邊界”,為研究黑土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科學材料與視角。
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調查部主任張海啟介紹,中國地質調查局用3年時間完成了我國東北地區83個黑土地重點保護縣(市、區、旗)41.17萬平方千米的地表基質調查,共采集巖、土、水樣品184643件,分析測試21類115種指標,共獲得測試數據1221908個。這項調查系統查清了我國東北典型黑土區地表基質資源“家底”,實現了東北黑土地地表基質層的首次系統調查與深度解剖。
這項調查取得了4項標志性成果。調查科學圈定了黑土面積。根據“黑土層厚度≥20厘米、有機質含量≥15克/千克”的指標,調查首次實現黑土地資源“量化認定”,圈定黑土地分布面積38.75萬平方千米,約占調查面積的94%。
調查顯示,東北地區黑土地穩定性整體趨好。張海啟介紹,調查根據地表基質層構型、黑土層厚度等6個指標,綜合評價黑土地資源穩定性。
調查對黑土地進行了碳儲量估算。調查基于近3萬件樣品數據,計算出兩米以淺地表基質層全碳儲量為34.01億噸、有機碳儲量達21.17億噸,其中20厘米以淺表層碳儲量為5.64億噸。這一數據可為“雙碳”目標提供支持。
調查還基本掌握了地表基質層構型對黑土地資源的控制與影響,指出地表基質層構型與黑土地退化問題的類型存在密切聯系,可為黑土區水土侵蝕、土地沙化、鹽堿化等退化問題的治理提供新視角。
張海啟表示,4項標志性成果可為黑土地資源保護和規劃利用提供重要支撐。
黑土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25日,在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場活動現場,《中國東北83個黑土地重點保護縣地表基質調查成果》發布。這項調查首次劃定了黑土地“可量化邊界”,為研究黑土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科學材料與視角。
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調查部主任張海啟介紹,中國地質調查局用3年時間完成了我國東北地區83個黑土地重點保護縣(市、區、旗)41.17萬平方千米的地表基質調查,共采集巖、土、水樣品184643件,分析測試21類115種指標,共獲得測試數據1221908個。這項調查系統查清了我國東北典型黑土區地表基質資源“家底”,實現了東北黑土地地表基質層的首次系統調查與深度解剖。
這項調查取得了4項標志性成果。調查科學圈定了黑土面積。根據“黑土層厚度≥20厘米、有機質含量≥15克/千克”的指標,調查首次實現黑土地資源“量化認定”,圈定黑土地分布面積38.75萬平方千米,約占調查面積的94%。
調查顯示,東北地區黑土地穩定性整體趨好。張海啟介紹,調查根據地表基質層構型、黑土層厚度等6個指標,綜合評價黑土地資源穩定性。
調查對黑土地進行了碳儲量估算。調查基于近3萬件樣品數據,計算出兩米以淺地表基質層全碳儲量為34.01億噸、有機碳儲量達21.17億噸,其中20厘米以淺表層碳儲量為5.64億噸。這一數據可為“雙碳”目標提供支持。
調查還基本掌握了地表基質層構型對黑土地資源的控制與影響,指出地表基質層構型與黑土地退化問題的類型存在密切聯系,可為黑土區水土侵蝕、土地沙化、鹽堿化等退化問題的治理提供新視角。
張海啟表示,4項標志性成果可為黑土地資源保護和規劃利用提供重要支撐。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2789.html黑土地“可量化邊界”首次劃定
相關文章: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數字”紅利潤澤八桂鄉村 智慧賦能繪就振興畫卷06-15
天津首條無人駕駛地鐵全線洞通06-12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了05-18
小學畢業送給老師的話07-05
美好的晚安心語朋友圈50條01-30
拔筍記-心情隨筆01-12
立春問候語08-10
圣誕節班級活動總結01-19
午休吵鬧檢討書10-11
讀愛麗絲漫游奇境心得體會08-04
應屆畢業生簡歷08-02
感動高中作文700字02-19
過新年包餃子的小學作文11-22
描寫中秋的作文08-26
中級經濟師考試內容 2025年環球網校中級經濟師云私塾Pro標準版課程!03-10
中國證券業協會:湖南2024年11月證券從業資格證報名入口11-03
2024年遼寧大連經濟師考試時間及科目:11月16日-17日08-21
班主任家訪總結11-22
幼兒園小班《漂亮的花朵》教案09-21
大地的耳朵閱讀題及答案07-26
常用諷刺歇后語01-12
宴會的歡迎詞12-23
霜降時節手抄報素材10-23
初一新生自我介紹10-19
迎國慶口號8個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