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李春宇、胡佳麗)為期三天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17日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落幕,這座曾誕生1項世界紀錄、10項奧運紀錄的北京冬奧會場館見證了又一個歷史時刻。
四個月前,北京亦莊的“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讓機器人走進大眾視野,如今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憑借其更加豐富的項目設置讓人大開眼界。賽后,各支參賽隊伍在接受采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和自己比”。
8月17日,獲得亞軍的靈翌科技隊的人形機器人在100米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本次賽事首金出自1500米項目,宇樹北京靈翌科技最終以6分34秒40的成績摘得金牌,網友紛紛調侃和自己的體測成績差不多,可能機器人還更快一些。然而在賽前,很多隊伍都不確定參賽選手是否可以在不換電的情況下跑完1500米,因為實驗室單次測試距離受場地限制,普遍不超過500米。
讓機器人跑起來,硬件和算法的優化和適配尤為關鍵,入彎、步頻、穩定性等因素都要考慮在內,賽隊備戰的過程就是一次技術突破的勇敢嘗試。賽場上的機器人選手,有的昂首闊步,有的步伐穩健,它們的每一個動作背后都承載著科研團隊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
8月15日,來自靈翌科技隊的人形機器人在1500米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無論是在賽場還是實驗室,都難免會有不完美。例如在1500米比賽中,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偏離賽道,撞倒了其他隊伍跟跑的人類操作者,造成這起“追尾事故”的原因是兩位操作者在交接遙控器時,沒有提前觀察“前方路況”,未能及時發出避讓指令。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現在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實現全自主運行,本次比賽之所以選擇遙控的方式是想追求極致的速度,但沒有考慮到中長距離項目中跟跑的人類操作者體力不支,下一次比賽就會按照全自主模式來準備。
本次運動會的足球比賽就是依靠機器人在場上的“自主決策”,它們通過頭部攝像頭實時捕捉場上動態,完成帶球、傳球、射門等動作,涉及加速、減速、轉向,全面考驗機器人的性能和系統算法。足球比賽吸引了來自德國、葡萄牙、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隊伍參加,為中外選手搭建了交流互鑒的平臺。
8月15日,來自KURA隊的人形機器人(左一)和RoboFEI隊的人形機器人在3V3足球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普瓦智能隊的劉波說:“從賽前熟練代碼、調試設備,到現場臨時調整策略,對于整個團隊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等回去之后,再沉淀沉淀。”
本次運動會的足球比賽中,很多外國參賽隊伍選用了中國“加速進化”機器人,并在其基礎上進行算法和性能的調試。來自葡萄牙的參賽選手洛佩斯說:“我們來到北京快一個月了,這是一次非常棒的參賽經歷,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隊伍進行深入交流,讓我們學到了很多。不用從葡萄牙帶機器人過來,也讓我們省去了很多花銷和麻煩。”
在其他項目中,武術、舞蹈、自由體操比拼機器人的靈活性,物料搬運、迎賓服務、清潔服務、藥品分揀等內容與人形機器人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場景緊密結合,讓觀眾全方位地感受到人形機器人在速度、力量、協作等多維度的技術突破。
8月15日,來自奧林1隊的人形機器人(右)和北科/武漢大學聯隊的人形機器人在自由搏擊賽中。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王興興認為:“機器人發展要和自己的過去比。過去一兩年,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非常快,而機器人運動會的舉辦對行業發展有促進作用。”
在17日舉行的閉幕式上,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聯合會宣告成立,旨在推動全球機器人、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度合作。賽事組委會宣布第二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于2026年8月繼續在北京舉辦。
賽事比拼幫助科研團隊量化機器人發展的前進步伐,而人形機器人也在用科技的方式詮釋超越自我的人類體育精神。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李春宇、胡佳麗)為期三天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17日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落幕,這座曾誕生1項世界紀錄、10項奧運紀錄的北京冬奧會場館見證了又一個歷史時刻。
四個月前,北京亦莊的“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讓機器人走進大眾視野,如今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憑借其更加豐富的項目設置讓人大開眼界。賽后,各支參賽隊伍在接受采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和自己比”。
8月17日,獲得亞軍的靈翌科技隊的人形機器人在100米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本次賽事首金出自1500米項目,宇樹北京靈翌科技最終以6分34秒40的成績摘得金牌,網友紛紛調侃和自己的體測成績差不多,可能機器人還更快一些。然而在賽前,很多隊伍都不確定參賽選手是否可以在不換電的情況下跑完1500米,因為實驗室單次測試距離受場地限制,普遍不超過500米。
讓機器人跑起來,硬件和算法的優化和適配尤為關鍵,入彎、步頻、穩定性等因素都要考慮在內,賽隊備戰的過程就是一次技術突破的勇敢嘗試。賽場上的機器人選手,有的昂首闊步,有的步伐穩健,它們的每一個動作背后都承載著科研團隊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
8月15日,來自靈翌科技隊的人形機器人在1500米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無論是在賽場還是實驗室,都難免會有不完美。例如在1500米比賽中,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偏離賽道,撞倒了其他隊伍跟跑的人類操作者,造成這起“追尾事故”的原因是兩位操作者在交接遙控器時,沒有提前觀察“前方路況”,未能及時發出避讓指令。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現在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實現全自主運行,本次比賽之所以選擇遙控的方式是想追求極致的速度,但沒有考慮到中長距離項目中跟跑的人類操作者體力不支,下一次比賽就會按照全自主模式來準備。
本次運動會的足球比賽就是依靠機器人在場上的“自主決策”,它們通過頭部攝像頭實時捕捉場上動態,完成帶球、傳球、射門等動作,涉及加速、減速、轉向,全面考驗機器人的性能和系統算法。足球比賽吸引了來自德國、葡萄牙、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隊伍參加,為中外選手搭建了交流互鑒的平臺。
8月15日,來自KURA隊的人形機器人(左一)和RoboFEI隊的人形機器人在3V3足球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普瓦智能隊的劉波說:“從賽前熟練代碼、調試設備,到現場臨時調整策略,對于整個團隊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等回去之后,再沉淀沉淀。”
本次運動會的足球比賽中,很多外國參賽隊伍選用了中國“加速進化”機器人,并在其基礎上進行算法和性能的調試。來自葡萄牙的參賽選手洛佩斯說:“我們來到北京快一個月了,這是一次非常棒的參賽經歷,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隊伍進行深入交流,讓我們學到了很多。不用從葡萄牙帶機器人過來,也讓我們省去了很多花銷和麻煩。”
在其他項目中,武術、舞蹈、自由體操比拼機器人的靈活性,物料搬運、迎賓服務、清潔服務、藥品分揀等內容與人形機器人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場景緊密結合,讓觀眾全方位地感受到人形機器人在速度、力量、協作等多維度的技術突破。
8月15日,來自奧林1隊的人形機器人(右)和北科/武漢大學聯隊的人形機器人在自由搏擊賽中。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王興興認為:“機器人發展要和自己的過去比。過去一兩年,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非常快,而機器人運動會的舉辦對行業發展有促進作用。”
在17日舉行的閉幕式上,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聯合會宣告成立,旨在推動全球機器人、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度合作。賽事組委會宣布第二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于2026年8月繼續在北京舉辦。
賽事比拼幫助科研團隊量化機器人發展的前進步伐,而人形機器人也在用科技的方式詮釋超越自我的人類體育精神。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5163.html記者手記:在“冰絲帶”見證機器人“超越自我”
相關文章:
甘肅榆中暴雨致3人失聯 目前降雨仍在持續08-08
2025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000億件07-10
小麥收獲、圓蔥產銷旺、水稻長勢好……鄉村處處是“豐”景06-13
隨筆:中秋節里憶童年12-14
晚上睡不著發朋友圈說說09-27
時間的名言09-20
傳染病防控工作總結范文09-27
測繪工作總結09-27
會計專業求職信英語10-01
入職證明07-20
家長代表在小學開學典禮發言稿02-12
高三英語作文說課稿02-12
描寫老師的比喻句11-24
夢想的名言名句09-28
張麗莉事跡觀后感09-21
2025年湖北經濟師報名繳費時間及費用:61元/人?科07-27
2024年重慶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公告(終審12月19日-12月20日)12-23
從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到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錦江校區(成都市書院西街58號)怎么走啊11-05
大連軍校排名及分數線 大連的軍校09-18
小班防溺水安全教案09-23
元稹《菊花》閱讀答案09-06
花詩歌語錄說說10-11
考試英語自我介紹面試09-20
外國文學鑒賞論文范文10篇08-15
銀行風險自查報告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