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濱,九河下梢。天津衛六百余年城垣枕河依海,攬南北舟車之便,聚中西人文之萃。8月9日,“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于此啟幕,邀八方賓朋共赴一場文明對話,攜全國目光探津門、觀萬象,在歷史與未來的交響中,詮釋中華文明的深層肌理與現代氣韻。以文化人,充分發揮網絡傳播優勢、創新方法手段,通過可視化表達、故事化講述、情感化渲染,生動詮釋“何以中國”的時代命題,持續壯大網上主流輿論陣地,加強網絡空間文化培育,讓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讓好聲音奏響網絡最強音。
講好天津故事,詮釋“和合”基因。河海奏響歷史交響,紅色記憶傳承血脈,建筑瑰寶低語歲月,民俗煙火溫暖人間,工商脈搏躍動時代,演藝華章綻放異彩,文博館藏守護文明,休閑時光品味愜意。天津,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綻放“津派文化”魅力,向世界展現2025上合組織峰會主辦城市的獨特風采……從“河海奏響歷史交響”到“休閑時光品味愜意”,鋪展出一幅河海交匯、古今交融的壯闊圖卷。天津的城脈,深植于“和合”的沃土。這不僅是津派文化的盛裝亮相,更是中華文明“和合”基因的生動詮釋。
凝練哲學精髓,孕育盎然生機。五大道歐式建筑與古文化街飛檐斗拱并立成趣,老碼頭工人雄渾的號子聲與相聲茶館里的會心歡笑交響共鳴……天津的城市肌理,恰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生動具象。當“工商脈搏躍動時代”與“文博館藏守護文明”同頻共振,歷史非但未被現代性解構,反而在交融中淬煉為賦能未來的精神坐標。楊柳青木版年畫不再囿于門神灶王,而是化身數字藏品飛入云端,連接古今;民俗文化館以沉浸式場景激活塵封記憶,吸引年輕人從“圍觀者”變為“傳承者”……傳統與創新的和合共生,傳統在創新中煥發生機,創新因傳統而底蘊深厚。
深邃東方智慧,恢弘時代樂章。從《邂逅魅力天津》的全球傳播,到民俗文化館內國際訪客的駐足驚嘆,津派文化正日益成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使者。當天津的磚雕年畫遇見中亞彩陶,當大鼓書韻和聲波斯詩篇,“和合共生”的理念便超越地域界限,升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邃東方智慧。智能機器人在津門工廠里精準揮動機械臂,上合峰會的旗幟即將在海河畔高高飄揚,魯班工坊的藍圖紙在異國落地生花……這些生動的圖景,共同譜寫著“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的天津敘事,升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恢弘時代樂章。
立于歷史潮頭,勇敢奔向深藍。河海相逢處,千帆共潮生。唯有在差異中求和諧,在交流中謀共生,方能在時代奔涌中鑄就“各得其宜,共奏華章”的盛世交響。河海文明賦予其奔涌的魄力,商埠傳統錘煉其實用的智慧,曲藝民俗滋養其幽默豁達的性情……津派文化如海納百川,津門一城的故事,映照著一個古老文明走向復興的永恒命題。從楊柳青的民俗密碼到上合之約的全球敘事,是中華文明從未在封閉中僵化,而是在交流互鑒中生生不息的有力見證。讓我們以天津為窗,觀覽中華文明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推動中華文化在對話世界的壯闊航程中,駛向更加浩瀚的和合之海。(秦平)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4790.html【地評線】秦平:“好評中國”,鑄就盛世交響駛向和合之海
相關文章:
性能碾壓競品!紫光展銳W527穿戴芯片發布:12nm工藝、支持4G06-04
唯美的愛情語錄摘錄08-10
中醫護理年終總結05-15
音樂教育個人實習總結01-31
醫師年度工作個人總結簡短11-22
公司經理述職報告08-21
甜品創業計劃書08-31
醫療器械專業實習心得08-30
以志向為話題的議論文05-23
說說我自己初中作文800字03-10
親情作文900字01-14
假如我回到了唐朝作文800字01-13
2025年3月內蒙古計算機三級成績查詢時間及成績查詢入口04-21
煙臺高職院校有哪些10-28
英語:優化中考復習 做好最后沖刺07-23
世界知識產權日標語05-08
大學生期末復習計劃02-06
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標語11-16
傳染病突發衛生公共事件應急預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