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獲批的專利展示了一項名為“超彈性薄膜”的相機光圈技術,有望徹底改變iPhone乃至整個移動設備的影像系統設計。
這項技術摒棄了傳統相機依賴的機械葉片結構,轉而采用一種可拉伸、扭曲的柔性薄膜來控制光圈開合。其核心原理在于薄膜受控變形后形成雙曲面體,通過精準調節進光路徑的大小來實現光圈變化。
與傳統葉片形成的六邊形開口不同,這種薄膜能生成更規則、近乎完美的圓形光孔,不僅減少光學干擾,還能實現100%的物理遮光——這意味著用戶能獲得更純凈的成像效果,同時在不需要拍攝時徹底關閉光圈以保護隱私。
這項設計的優勢直接回應了當前手機攝影的兩大痛點:硬件臃腫與性能瓶頸。一方面,超彈性薄膜結構大幅簡化機械組件,使相機模組更薄更輕,為縮小iPhone長期以來突出的鏡頭模組提供了技術路徑。另一方面,由于活動部件減少,系統故障率顯著降低,耐用性提升。
在拍攝能力上,圓形光路和精準控光能力協同優化了低光環境的成像穩定性,配合景深控制的精細化,用戶無需專業設備也能實現接近相機的虛化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同步推進的另一項專利——微型光學吸收光柵技術,通過在鏡頭內增加微米級錐形結構吸收雜散光,可大幅抑制眩光問題,若與超彈性薄膜整合,將形成光學性能的“雙重革新”。
從應用前景看,該技術極可能率先落地于iPhone 18系列,根據供應鏈信息,iPhone 18計劃搭載可變光圈與多折潛望鏡鏡頭,超彈性薄膜的輕薄特性恰好為復雜光學模組騰出空間。
而蘋果對生態協同的布局也日益清晰:近期曝光的iPad Pro將采用覆晶薄膜(CoF)技術壓縮邊框,若超彈性薄膜加入,可進一步實現光學組件與顯示驅動的同步瘦身,推動“無負擔專業創作”的設備體驗。
編輯點評:
技術商用仍存挑戰,薄膜在長期高頻變形下的耐久性、量產精度控制以及成本平衡需進一步驗證。參考蘋果過往專利轉化周期,如柔性屏技術多年未落地,此項革新也可能需1-2代產品迭代完善。
但毋庸置疑,這項以材料科學破局的設計,標志著手機攝影開啟“結構革命”,一旦成功,不僅將重塑iPhone的影像競爭力,更可能為整個行業錨定輕薄化與專業化的新方向。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2693.htmliPhone 18系列前瞻:蘋果首次加入可變光圈 影像大升級
相關文章:
從殲十的“三滴油”故事看科技創新07-08
市民應警惕網絡攝像頭泄露隱私06-27
qq空間傷感句子59條07-27
自我激勵的人生名言12-23
實用的溫暖的早安問候語08-16
電商公司年終總結04-21
學生會學期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學生會學期工作計劃(七篇)10-14
財務報表分析報告范文10篇08-15
最新公司疫情防控工作總結報告(五篇)08-09
消防直播的心得04-26
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2-06
鉗工實訓心得體會10-28
我的新年愿望小學作文04-18
小學生觀察蝸牛的作文02-12
六年級年的作文11-14
感恩老師的名言警句09-14
2024年山西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10月15至18日)10-14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優秀教學設計01-02
父親的手藝閱讀答案11-16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譯文+賞析11-30
風雨飄搖成語解釋07-20
中秋節手抄報一等獎09-13
防火的應急預案08-16
松鼠剪紙教程步驟圖解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