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約6個月的建設,昨天(26日),華大北京創新中心在北京東畔科創中心正式啟用。同日,生命科學前沿技術發展戰略對策研討會舉行。
2000年6月26日,人類基因組草圖繪制工作完成。近年來,隨著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大數據正在支撐基因組科學研究不斷向前推進,AI(人工智能)與BI(生物科技)的深度結合,也對高質量數據供給提出了新要求。
醫藥健康產業作為支撐首都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2024年的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目前,北京已經構建覆蓋基因技術、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的全鏈條產業生態。在人工智能領域,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的計算規模突破10000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相當于500萬臺高性能筆記本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華大在北京落戶創新中心,就是要借助北京在算力、數據、人才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圍繞生命健康大數據的讀、算、用、存全周期,開展數字孿生、生物計算、智慧醫療、DNA存儲四個方向的前沿技術研發。
“中心配備了一批自主研發的‘生命照相機’,也就是基因組學、細胞組學、時空組學等領域具有全球領先性的工具設備。”北京華大研究院院長鄧子卿介紹,這些設備能夠在基因、細胞、組織等層面開展生命信息解析,將支持科研工作者研究重大科學問題。
研討會上,關于發展生命科學前沿技術與產業的《東升倡議》同步發起。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尹燁表示,《東升倡議》提出了統籌布局超大規模的生物樣本庫、數據中心、算力中心和合成中心,建立AI驅動生物大數據大模型,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產業、企業和產業集群等一系列舉措。(記者 劉蘇雅)
經過約6個月的建設,昨天(26日),華大北京創新中心在北京東畔科創中心正式啟用。同日,生命科學前沿技術發展戰略對策研討會舉行。
2000年6月26日,人類基因組草圖繪制工作完成。近年來,隨著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大數據正在支撐基因組科學研究不斷向前推進,AI(人工智能)與BI(生物科技)的深度結合,也對高質量數據供給提出了新要求。
醫藥健康產業作為支撐首都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2024年的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目前,北京已經構建覆蓋基因技術、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的全鏈條產業生態。在人工智能領域,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的計算規模突破10000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相當于500萬臺高性能筆記本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華大在北京落戶創新中心,就是要借助北京在算力、數據、人才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圍繞生命健康大數據的讀、算、用、存全周期,開展數字孿生、生物計算、智慧醫療、DNA存儲四個方向的前沿技術研發。
“中心配備了一批自主研發的‘生命照相機’,也就是基因組學、細胞組學、時空組學等領域具有全球領先性的工具設備。”北京華大研究院院長鄧子卿介紹,這些設備能夠在基因、細胞、組織等層面開展生命信息解析,將支持科研工作者研究重大科學問題。
研討會上,關于發展生命科學前沿技術與產業的《東升倡議》同步發起。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尹燁表示,《東升倡議》提出了統籌布局超大規模的生物樣本庫、數據中心、算力中心和合成中心,建立AI驅動生物大數據大模型,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產業、企業和產業集群等一系列舉措。(記者 劉蘇雅)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2679.html自研“生命照相機”助力生命信息解析
相關文章:
三伏天如何科學曬背?07-22
熱浪持續攻擊!注意這幾點電器不“上火”07-16
情人節心情語錄02-19
獨木舟的經典語錄11-26
發朋友圈傷心文案07-26
店長銷售年終工作總結04-15
管理自我介紹信11-01
學生會成員工作心得09-19
六年級流浪地球觀后感04-03
《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電影觀后感01-21
六年級同桌的你作文12-17
中國歷史典故07-23
澳門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屬于什么學院10-30
濱州職業學院在哪里?09-07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0-05
體現漢字特點的經典歇后語09-20
地名的謎語及答案 猜地名謎語及答案07-20
夏至節氣手抄報06-23
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10-19
夢想啟航文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