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緣,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如海浪般鋪展,在金色沙丘上勾勒出一片壯觀的人造“海洋”。這不僅是視覺奇觀,更是一場深刻的變革——灼熱的陽光被轉化為綠色電力,流動的沙丘被“釘”在原地,荒涼的戈壁重現生機。
中國綠發新疆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李雄心 攝
5月29日22時42分,隨著4座升壓站成功接入750千伏骨干電網,中國綠發新疆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式全容量轉向商業運行。這座刷新國內單體裝機紀錄的超級工程,不僅輸出澎湃綠電,更以其“板上發電、板下修復”的系統性實踐,為中國乃至世界探索“沙戈荒”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智慧樣本。
沙漠中的能源奇跡
沙漠、戈壁、荒漠曾長期被視為新疆自然條件的劣勢,卻在大國工程的“硬支撐”下,成為孕育新能源產業崛起的廣闊空間。
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中,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這就是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該項目占地76.02平方公里(約合1.06萬個標準足球場),604萬塊光伏板在2023年8月啟動建設。400萬千瓦(4GW)的裝機容量,不僅超越了此前烏魯木齊米東區的紀錄,更將中國“沙戈荒”光伏開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國家“十四五”新能源大基地戰略當之無愧的標志性工程。
近日,中國綠發新疆中綠電技術有限公司若羌區域運檢中心員工正在遠程監控設備運行狀態。李雄心 攝
超級工程的攻堅之路
在“死亡之海”邊緣建設如此龐大的工程,技術是核心支撐。項目首次大規模應用異質結光伏組件新技術,光吸收性能顯著提升。盡管發電效率僅比傳統組件高出0.2%,但在如此龐大的規模下,每年可多發電1.38億千瓦時,足夠7萬戶家庭全年用電。
建設期間,施工團隊克服天氣、人員機械調配困難以及有效施工期短等諸多挑戰。施工高峰期,近萬名工人同時作業。通過優化工序銜接,工程效率較傳統方案提升40%,較原計劃提前28天完成主體建設。
4座數字化新型匯集站如同項目的“智慧大腦”。通過智慧終端管理系統管理站點,借助巡視無人機、巡視機器人、清掃機器人等設備高效統籌運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無人化”智能管理,推動綠色能源產業數智化轉型。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光伏板巡檢。李雄心 攝
藍色矩陣下的“生命綠洲”
在這片曾經的流動沙丘上,光伏陣列的功能遠超發電。作為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范圍內單體最大光伏治沙工程,采用 “板上發電、板下修復”立體模式,實現了生態與能源的協同增益。
通過5.8萬余畝光伏板形成遮陽屏障,地表溫度下降3—5℃,有效緩解戈壁熱力失衡問題;光伏板面導流雨水至板下80厘米區域,土壤含水率提升30%—60%,耐鹽堿植物存活率提高近2倍;260萬根樁基固沙面積達到9.9萬余平方米,實現了沙漠治理、生態修復和綠色發展三重增益。
中國綠發新疆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在沙漠里鋪成一片藍色海洋。中國綠發新疆中綠電技術有限公司供圖
據中國綠發新疆中綠電技術有限公司若羌區域運檢中心副經理郭曉陽介紹,項目轉商業運行后,預計每年滿負荷發電69億千瓦時,能滿足200萬戶家庭一年使用需求,相當于節約原煤208.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1.87萬噸。
隨著“疆電外送”第四通道2027年貫通,若羌清潔電力將滿足川渝地區超60%的用電需求。
這片藍色海洋不僅改變著中國能源格局,更重塑著人與自然的關系——曾經的“沙戈荒”,已成為集發電、固沙、生態修復于一體的綜合系統,見證著中國在能源革命與生態治理上的雙重智慧。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2510.html大國工程在新疆丨從“死亡之海”到“能量之海”——若羌光伏藍海書寫綠色傳奇
相關文章:
常用哲理的人生語句12-28
學生勵志語錄經典短句11-26
班組長年度總結08-12
文員的實習總結12-14
醫院助產護士個人年終總結10-05
公司團建活動總結范文5篇08-16
車輛運輸合同模板08-15
實現夢想主題演講稿07-27
四月份紅領巾廣播稿01-24
寫喬遷新居的邀請函08-31
世界愛眼日小學生演講稿08-27
最新中國經典名著讀書筆記10-26
小學六年級排比句09-21
立秋的諺語俗語08-10
六年級我的理想作文07-23
2025上半年內蒙古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5月12日-18日)04-13
女生學國際商務的碩士畢業找什么工作?01-10
幼兒園美術我眼中的秋天教案06-30
韓少功《夜晚》閱讀題答案09-27
學校的自我介紹11-13
中秋節的手抄報簡單漂亮09-13
教輔材料征訂自查報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