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姨,最近感覺還好嗎?”迎面遇上77歲的獨居老人周阿姨,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公交新村居委會主任胡云立即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
前段時間,周阿姨意外肋骨骨折,現在還處在恢復期。胡云掏出手機,登錄“社區云”,點開周阿姨的信息頁面,上傳最新一條走訪記錄。
“老人的自來水水費可以支付了”“上門探望時在家休息,身體一般”……打開周阿姨的“社區云”信息界面,每一次走訪記錄都清清楚楚。
近年來,上海通過數字賦能基層工作,不斷深化“社區云”基層治理數字化平臺的應用與創新,在這朵“云”中將社區管理、民生服務、自治共治、日常辦公等功能融為一體,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前端共享,后臺同樣打通。隨著新版“社區云”投入使用,上海15個市級部門下沉居村組織的信息系統實現“一次認證、一口登錄”。以人口房屋信息采集為例,2024年,上海市數據局會同上海市公安局推進人房綜合采集工作,整合原來垂直和分散的采集系統,實現人房數據“一次采集、多方共用”,有效降低基層數據重復采、難共享等問題。
“打開‘社區云’,一鍵抵達‘千條線’,情況一目了然。”上海市奉賢區奉城第四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彭維說。通過數據共享,“社區云”平臺實現50多種報表臺賬自動生成、字段智能預填等功能,為基層減報表、減證明、減跑動。
目前,上海所有居村委都開通了“社區云”平臺,日均使用量138.67萬次,2024年累計減少約24%的重復走訪工作。
在“臺賬”上給基層干部“松綁”,是為了更多為民辦實事。在撫順路社區睦鄰中心,從親子早教、老年人英語,到量血壓、測血糖,各類便民服務排得滿滿當當。“從上午9點到晚上8點,這里熱鬧著呢!很受居民歡迎。”工作人員笑著說。
在“社區云”里,小到義診服務、社區活動,大到加裝電梯、增設充電樁等事項,都是全流程線上公開,居民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各類信息通知。“前段時間,社區有講座教居民讀懂體檢報告,我就報了名。”公交新村居民唐俊說,他還鼓勵讀大學的兒子擔任社區志愿者。
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平臺,成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重要支點。胡云清楚地記得:“以往社區里更換滅火器,一個門棟要換6個,60多個門棟就是近400個,靠社區干部挨個送上樓,累得夠嗆。”如今,居委會通過“社區云”發布樓道微整治更換滅火器親子活動的信息,居民參與度很高,半天就完成了滅火器的更換。
“社區云”不僅能實現減負增效,還能通過數據共享,助力工作流程再造。依托基層治理專題庫,“社區云”讓數據向基層實時共享,助力基層治理的精細化。截至目前,已累計向基層共享7.02億條數據,“向基層要數據”正在向“讓基層用數據”轉變。
上海市各區充分利用數據共享,建設近40個特色應用。在黃浦區,“要素一張圖”實現了域內居民、房屋、企業、店鋪等核心要素可視化管理;松江區的“因病致貧預警共享平臺”,筑牢因病返貧的“防火墻”。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2257.html一朵“社區云”??貫通“千條線”(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
相關文章:
務實合作踐行“上海精神”——訪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和平與外交研究所所長阿西夫08-25
領取養老金要繳3%個稅?這三個問題需弄清06-27
大學生讀書日活動總結07-27
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總結02-12
最新中心醫院年終工作總結匯報(3篇)08-15
餐飲保安工作計劃07-26
給女友惹生氣的檢討書12-28
二年級家長會學生發言稿12-14
大學組織委員競選稿09-21
優秀的小學生家長寄語12-05
動物的童話故事小學生作文12-05
《稚子弄冰》改寫07-23
人才稀缺!畢業年薪高達百萬!這15所高校人工智能類專業超牛(關于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以及轉專業)11-05
學雷鋒見行動主題班會教案03-10
小學英語教師教育培訓心得總結07-29
《項脊軒志》原文及翻譯賞析05-08
范雎傳原文及翻譯07-26
寓言成語故事07-20
慶祝五一黑板報內容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