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中國交通法規,苦練倒車入庫、側方停車……來自委內瑞拉的吳瑞龍正在天津積極備考中國駕照。吳瑞龍這樣做的一大原因,是被低碳、智能、時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圈粉”。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很酷。拿到駕照后,我計劃先租后買,以滿足日常代步和旅行需求。”吳瑞龍說。
當前,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智造”產品,正日益受到外國消費者追捧。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在汽車新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達到40.9%,連續十年位居全球第一。
除了新能源汽車,華為折疊手機、小米骨傳導耳機、影石Insta360全景相機、宇樹人形機器人……不斷涌現的“中國智造”也在全球聲名鵲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中國智造”在產業鏈、產品競爭力和創新方面的綜合優勢,是中國努力打破貿易壁壘、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支撐。
不同于以往關于中國產品“廉價低質”的認知,中國近些年來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持續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能,使得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實現質的躍升。
天津外國語大學危地馬拉籍學生李鴻洋開心地展示著自己的小米智能手機,“它功能豐富、使用流暢,性價比很高”。
“危地馬拉很喜歡進口中國產品,質量很好、價格不貴。”李鴻洋說,他正計劃給家里購買一臺既節能又智能的中國產洗衣機,解放媽媽的雙手。
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創新而形成的“中國智造”浪潮,正促進中國產品以新的形象和新的接受度走向世界。
前不久,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借助中國國產大模型DeepSeek,成為“國際賣貨達人”。他們對著鏡頭隨意說幾句話,再讓AI根據商戶需求生成腳本,就能制作出用多國語言介紹自家產品的帶貨視頻。
來自越南的潘庭勝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看到這一視頻,連連贊嘆:“這太神奇了。我還看到了一些中國商品的越南語視頻介紹,描述內容相當準確,更有利于我們購買中國商品。”
在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貿易保護主義逆流洶涌的環境下,得益于完備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持續優化的創新環境等,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以人民幣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4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8.39萬億元,增長7.5%。中國出口機電產品5.04萬億元,增長9.5%,占中國出口總值的60.1%。今年一季度,中國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增長。
36歲的俄羅斯商人蘇麗媛在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了兩家公司,從事中國產農用機械設備和醫療器械等商品出口貿易。目前,這兩家公司已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中國的合作企業務實高效、善于創新,產品物美價優,還可以為我們提供定制化服務。”蘇麗媛說。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在這里找到所需。”蘇麗媛通過在華創業,加深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認知和信心。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之首。中國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科技和創新型企業數量超過60萬家。中國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重要樞紐,為世界經濟持續注入穩定性和新動能。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世界經濟學院副教授克謝尼亞·邦達連科表示,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制造業中心,而近年來“中國智造”迅速崛起,特別是在人工智能、5G、電子商務、電動汽車等領域。
“在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很少有經濟體能像中國一樣展現出如此強大的韌性。”邦達連科說。
背誦中國交通法規,苦練倒車入庫、側方停車……來自委內瑞拉的吳瑞龍正在天津積極備考中國駕照。吳瑞龍這樣做的一大原因,是被低碳、智能、時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圈粉”。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很酷。拿到駕照后,我計劃先租后買,以滿足日常代步和旅行需求。”吳瑞龍說。
當前,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智造”產品,正日益受到外國消費者追捧。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在汽車新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達到40.9%,連續十年位居全球第一。
除了新能源汽車,華為折疊手機、小米骨傳導耳機、影石Insta360全景相機、宇樹人形機器人……不斷涌現的“中國智造”也在全球聲名鵲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中國智造”在產業鏈、產品競爭力和創新方面的綜合優勢,是中國努力打破貿易壁壘、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支撐。
不同于以往關于中國產品“廉價低質”的認知,中國近些年來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持續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能,使得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實現質的躍升。
天津外國語大學危地馬拉籍學生李鴻洋開心地展示著自己的小米智能手機,“它功能豐富、使用流暢,性價比很高”。
“危地馬拉很喜歡進口中國產品,質量很好、價格不貴。”李鴻洋說,他正計劃給家里購買一臺既節能又智能的中國產洗衣機,解放媽媽的雙手。
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創新而形成的“中國智造”浪潮,正促進中國產品以新的形象和新的接受度走向世界。
前不久,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戶借助中國國產大模型DeepSeek,成為“國際賣貨達人”。他們對著鏡頭隨意說幾句話,再讓AI根據商戶需求生成腳本,就能制作出用多國語言介紹自家產品的帶貨視頻。
來自越南的潘庭勝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看到這一視頻,連連贊嘆:“這太神奇了。我還看到了一些中國商品的越南語視頻介紹,描述內容相當準確,更有利于我們購買中國商品。”
在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貿易保護主義逆流洶涌的環境下,得益于完備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持續優化的創新環境等,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以人民幣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4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8.39萬億元,增長7.5%。中國出口機電產品5.04萬億元,增長9.5%,占中國出口總值的60.1%。今年一季度,中國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增長。
36歲的俄羅斯商人蘇麗媛在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了兩家公司,從事中國產農用機械設備和醫療器械等商品出口貿易。目前,這兩家公司已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中國的合作企業務實高效、善于創新,產品物美價優,還可以為我們提供定制化服務。”蘇麗媛說。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在這里找到所需。”蘇麗媛通過在華創業,加深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認知和信心。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之首。中國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科技和創新型企業數量超過60萬家。中國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重要樞紐,為世界經濟持續注入穩定性和新動能。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世界經濟學院副教授克謝尼亞·邦達連科表示,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制造業中心,而近年來“中國智造”迅速崛起,特別是在人工智能、5G、電子商務、電動汽車等領域。
“在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很少有經濟體能像中國一樣展現出如此強大的韌性。”邦達連科說。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6-12.html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經濟韌性
相關文章:
情人之間的情話語句07-26
大專班班主任工作計劃11-19
可研報告范文10篇08-15
最新酒店出納簡短的個人工作總結(二十篇)08-09
大學生安全協議書11-02
感恩教師節學生演講稿04-03
讀書月啟動儀式發言稿11-01
餐飲部部長個人簡歷08-16
娃娃小學作文03-13
小豆子成長記三年級作文10-11
小學新年的英語作文08-13
2025年3月福建計算機三級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2024年12月26日-2025年1月16日)12-24
三本低于分數線3分怎么辦11-27
2024年9月上海計算機四級成績查詢時間及查分入口(11月中旬公布)11-01
經典的評語最新5篇09-27
圖書管理自查報告05-08
高二會考復習計劃02-06
英語朗誦時自我介紹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