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會現象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日
調查地點:
公園附近店鋪
調查人: xxx
調查目的:
了解街頭錯別字情況
調查方式:
觀察、詢問
漢字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可是,還是有許多人,總是寫錯今天,我要去調查街頭錯別字。
今天是11月5日,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到了人工湖。在門口一個賣糖葫蘆的小攤前,我們發現推車上面的“天津糖葫蘆”被錯寫成了“天京糖葫蘆”,我們告訴擺攤的那位老爺爺,他看了一下說:“哦,是啊,謝謝你們,小朋友,我馬上就改過來。”
和老爺爺道別后,我們來到了超市,在蔬菜區,我們看到蘑菇的標牌上錯寫成了“磨菇”,水果區的火龍果寫成了“火尤果”,副食區的瓜子寫成了“瓜了”。我們馬上把這些信息告訴了超市管理員,管理員看了我們的記錄本后,點了點頭,找了一支筆,和我們一起把這些錯字都改了過來。
通過調查,在兩個小時內,我們共發現了四處錯別字。分析其原因,我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對容易混淆的漢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寫成“磨菇”;
二、運用漢字時不夠認真,如把瓜子寫成了“瓜了”;
三、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如果他們平時注意檢查,就能發現這些不該發生的錯誤。
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錯別字現象的存在,有以下危害:
一、會誤導小學生和未入學的小朋友,使他們把錯別字牢牢記在心里,以后改正會非常困難
二、如果外地人來油田探親或參觀學習,會影響到我們油田的形象;
三、作為中國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時,在公共場合出現錯別字形象,還會玷污我們的驕傲――漢字。
所以我們建議大家:
一、有些人的錯別字是從初學時一直帶到現在,所以建議幼兒園和小學正在學習漢字的同學們,一定要認真、細心地學習;平時寫字一定要細心,這些可以有效地減少錯別字的發生;
二、運用漢字時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準的字,應該及時查閱字典或請教他人;
三、我們每個人都有維護漢字尊嚴的義務,在我們發現有錯別字時,要及時提醒他們予以糾正。
本文鏈接:http://m.9105763.cn/v-142-4637.html社會現象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
初一英語作文并翻譯自我介紹11-03
落日余暉的唯美文案09-21
老師向學生自我介紹09-04
人生情感語錄61條05-08
簡潔的唯美的早安心語朋友圈30條12-23
優美的早安心語朋友圈64條12-23
拜讀馬致遠美文09-20
防汛工作方案07-26
社區居住證明06-25
刻章需要的單位證明書03-24
公司擔保合同11-26
單位用人證明07-27
會議取消通知06-02
教師教育故事的演講稿12-20
堅強的優秀演講稿12-07
保護環境小學生廣播稿09-12
雨后美景作文300字01-07
難忘的越南旅游作文11-09
《重返狼群》優秀讀書筆記10-19
雨中的校園優秀作文200字09-21
小學班主任培訓總結11-22
戴希其實很簡單閱讀題答案10-26